:第二十一章
十二月一日进了农历腊月,次日便是元旦。
元旦前三天,张来福和马石根一起到南京进货。
这次张来福狠狠地进了一千块钱货。
也就是说,打从十二月十四日正式做生意,半个多月工夫,如果加上剩货,他至少赚了七八百块钱。
他做生意非常勤苦,早出晚归。
他已经和陆世军、陆世明这对堂兄弟混得厮熟,彼此相处诚挚。
如果张来福出摊来得早,就帮两兄弟占下摊位,反之亦然。有时候高兴起来,中午饭他们混在一起吃,点个两菜一汤,再来三瓶啤酒。有时他们争着单独买单——好朋友都是吃来吃去的。
张来福上厕所的时候,摊子就是两兄弟代看,有时回来时甚至已经替他卖过一两件东西,卖价都不坏——他们开价高,噱头大!
元旦三天,学生放假,工厂放假,农村人带孩子进城玩,黄金坝这条路像庙会一样热闹,生意之好自不必说。
元旦结束第二天,张来福便到南京补货了。
补货回来就到下午三点多,自然不好再到黄金坝摆摊子,他骑车到石塔寺旧货市场,买了一张淘汰下来的写字桌、一张小圆饭桌,两张旧木椅,还有一个旧热水瓶,总共还不到一百块钱,叫了辆人力三轮车拖回来。
这下宿舍不那么空了,有点像家的样子了。
他特别喜欢那张写字桌,把从南京批发回来的工艺闹钟挑了一只摆在上面,还有几份杂志,以后阅读就不必躺在床上看了。
这天晚上返回扬州的沈喜宝到张来福这边来,一进门看见屋里摆设,便咋咋呼呼地叫好。
张来福说有了桌椅才好喊你们吃饭呀,老是吃你们的,早不过意了。
沈喜宝在椅子上坐下,点上递过来的香烟,便汇报起回乡情况。
张来福的父母听说儿子离开工厂去做生意卖小百货时,脸上皆有错愕的表情。
张国平苦笑着对李红霞说:“听见了吧,你儿子当小老板了。”又似饶有兴趣地问生意做得怎么样。
沈喜宝正想让他们高兴一下呢,眉飞色舞地介绍来福多么多么会进货,老做生意的都不如他,反而跟他学货哩;说来福做生意勤苦得不得了,起早带晚地做,三四天就到南京进一趟货,一天能赚几十块哩,这次不回来就是舍不得丢掉元旦三天好生意,一次进了上千块钱货哩……听得夫妻俩一愣一愣的。
李红霞抹着眼泪说:“我的乖乖,在外面做事这么专心认真,上学时这样多好呀,早考上大学了!”
沈喜宝听到提“大学”这样的字眼,怕引起更多的话,便想告辞,张国平像想起什么似的,问来福现在住在哪,沈喜宝又把自己房东帮助找出租屋的情况介绍了,这下李红霞倒哭开了,说好乖乖一个人住在人家院子里,多孤单呀。
张国平抢白了她一句:“怎么,你是想为他找个婆娘打伙儿摆摊子啊?!”
沈喜宝介绍到这里,自己倒笑开了。
张来福也笑,转而问他这次陪腊梅回去的双方情况。这下沈喜宝更乐了,说这次回去腊梅的父亲翟铁匠请他到家里吃了顿饭呢,还喝了酒,看来是对他上心了。
“我要好好刻章,多多挣钱,让腊梅爸对我有信心,争取做他的乘龙快婿!”他握着拳头说,像宣誓似的。
“我看没问题,腊梅一直对你很好。”张来福说。
“我告诉你呀,”沈喜宝神秘兮兮地附在张来福耳边说,“这次来回坐长途车,腊梅打瞌睡,都把头搁在我肩膀上,真香啊——喷喷香!”
张来福把他推开,说:“看你美的!这不明摆嘛,她依赖你,才这样。你小子好福气,要珍惜。”
沈喜宝连连称是。问张来福哪天请他们吃饭。张来福说就后天吧,后天是星期一,生意相对比较淡,他早点收摊买菜回来弄。
他看了看小圆桌,吩咐道:“喜宝,你替我通知你师傅、马石根和老强过来就行,小陈小白马石根老婆和沈有华夫妻这次就不喊了,桌子坐不下。”
“那腊梅呢,一定要喊的!”
“对对,腊梅当然要来——就六个人!”
张来福和房东小杜夫妇平时照面少,还不熟络,不好意思借用人家客厅请客。
星期一这天张来福小傍晚收摊,买了二十几块钱生熟菜回来,烟酒齐备。
沈喜宝小四子马石根也提早收摊过来帮忙,收拾了一桌子。
腊梅下班后和老强一起过来的。
老强这段时间总听马石根沈喜宝他们夸张来福做生意“来事”,有天赋,来到出租屋看到与刚来时大不同,墙旮旯里摆着鼓鼓囊囊的货包,感慨不已,说“早就看出来福是个不一般的小伙儿”,预言“将来他可能是你们几个中最了得的”,打趣“如果再有一个小对象在一起帮忙就更好了”,说得大家连连点头。
腊梅忽闪着眼睛说:“来福,我们厂子漂亮的小姐妹多哩,要不要给你介绍一个?”
张来福说:“别别,我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!”
老强大笑,模仿苏联电影《列宁在1918》里的经典台词的口吻,说:“‘面包会有的,牛奶也会有的’,小对象迟早会有的,你们大家就等着吧!”
过了腊八就是年。
过了“腊八”后,处处能看到扬州人“忙年”的身影,除尘、屯年货、腌咸货……一年当中生意人的黄金时段到了,每一天都是“收财”,为了确保摊位不被人家占去,张来福每天凌晨就赶到黄金坝,摆好钢丝床,扎好竹竿子,同时也为陆氏兄弟占好位置。
弄妥后天还未明,就蜷在两个货包上裹着大衣打个盹儿。这世上人从事一桩事认真了,专注了,产生激情和成就感了,就不在乎苦累了,再苦再累也是甜。
最近几趟货张来福加强了袜子短裤领带头花等生活中实用物的进货,因为过年人们都要换个新,都要漂漂亮亮地打扮自己。
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货,这是一种科学,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,都要争取比别人考虑在前。
陆氏兄弟对张来福这位小兄弟越来越佩服,当然他们的生意也不赖,被单枕套各式包具卖得“呼呼的”。
元旦前三天,张来福和马石根一起到南京进货。
这次张来福狠狠地进了一千块钱货。
也就是说,打从十二月十四日正式做生意,半个多月工夫,如果加上剩货,他至少赚了七八百块钱。
他做生意非常勤苦,早出晚归。
他已经和陆世军、陆世明这对堂兄弟混得厮熟,彼此相处诚挚。
如果张来福出摊来得早,就帮两兄弟占下摊位,反之亦然。有时候高兴起来,中午饭他们混在一起吃,点个两菜一汤,再来三瓶啤酒。有时他们争着单独买单——好朋友都是吃来吃去的。
张来福上厕所的时候,摊子就是两兄弟代看,有时回来时甚至已经替他卖过一两件东西,卖价都不坏——他们开价高,噱头大!
元旦三天,学生放假,工厂放假,农村人带孩子进城玩,黄金坝这条路像庙会一样热闹,生意之好自不必说。
元旦结束第二天,张来福便到南京补货了。
补货回来就到下午三点多,自然不好再到黄金坝摆摊子,他骑车到石塔寺旧货市场,买了一张淘汰下来的写字桌、一张小圆饭桌,两张旧木椅,还有一个旧热水瓶,总共还不到一百块钱,叫了辆人力三轮车拖回来。
这下宿舍不那么空了,有点像家的样子了。
他特别喜欢那张写字桌,把从南京批发回来的工艺闹钟挑了一只摆在上面,还有几份杂志,以后阅读就不必躺在床上看了。
这天晚上返回扬州的沈喜宝到张来福这边来,一进门看见屋里摆设,便咋咋呼呼地叫好。
张来福说有了桌椅才好喊你们吃饭呀,老是吃你们的,早不过意了。
沈喜宝在椅子上坐下,点上递过来的香烟,便汇报起回乡情况。
张来福的父母听说儿子离开工厂去做生意卖小百货时,脸上皆有错愕的表情。
张国平苦笑着对李红霞说:“听见了吧,你儿子当小老板了。”又似饶有兴趣地问生意做得怎么样。
沈喜宝正想让他们高兴一下呢,眉飞色舞地介绍来福多么多么会进货,老做生意的都不如他,反而跟他学货哩;说来福做生意勤苦得不得了,起早带晚地做,三四天就到南京进一趟货,一天能赚几十块哩,这次不回来就是舍不得丢掉元旦三天好生意,一次进了上千块钱货哩……听得夫妻俩一愣一愣的。
李红霞抹着眼泪说:“我的乖乖,在外面做事这么专心认真,上学时这样多好呀,早考上大学了!”
沈喜宝听到提“大学”这样的字眼,怕引起更多的话,便想告辞,张国平像想起什么似的,问来福现在住在哪,沈喜宝又把自己房东帮助找出租屋的情况介绍了,这下李红霞倒哭开了,说好乖乖一个人住在人家院子里,多孤单呀。
张国平抢白了她一句:“怎么,你是想为他找个婆娘打伙儿摆摊子啊?!”
沈喜宝介绍到这里,自己倒笑开了。
张来福也笑,转而问他这次陪腊梅回去的双方情况。这下沈喜宝更乐了,说这次回去腊梅的父亲翟铁匠请他到家里吃了顿饭呢,还喝了酒,看来是对他上心了。
“我要好好刻章,多多挣钱,让腊梅爸对我有信心,争取做他的乘龙快婿!”他握着拳头说,像宣誓似的。
“我看没问题,腊梅一直对你很好。”张来福说。
“我告诉你呀,”沈喜宝神秘兮兮地附在张来福耳边说,“这次来回坐长途车,腊梅打瞌睡,都把头搁在我肩膀上,真香啊——喷喷香!”
张来福把他推开,说:“看你美的!这不明摆嘛,她依赖你,才这样。你小子好福气,要珍惜。”
沈喜宝连连称是。问张来福哪天请他们吃饭。张来福说就后天吧,后天是星期一,生意相对比较淡,他早点收摊买菜回来弄。
他看了看小圆桌,吩咐道:“喜宝,你替我通知你师傅、马石根和老强过来就行,小陈小白马石根老婆和沈有华夫妻这次就不喊了,桌子坐不下。”
“那腊梅呢,一定要喊的!”
“对对,腊梅当然要来——就六个人!”
张来福和房东小杜夫妇平时照面少,还不熟络,不好意思借用人家客厅请客。
星期一这天张来福小傍晚收摊,买了二十几块钱生熟菜回来,烟酒齐备。
沈喜宝小四子马石根也提早收摊过来帮忙,收拾了一桌子。
腊梅下班后和老强一起过来的。
老强这段时间总听马石根沈喜宝他们夸张来福做生意“来事”,有天赋,来到出租屋看到与刚来时大不同,墙旮旯里摆着鼓鼓囊囊的货包,感慨不已,说“早就看出来福是个不一般的小伙儿”,预言“将来他可能是你们几个中最了得的”,打趣“如果再有一个小对象在一起帮忙就更好了”,说得大家连连点头。
腊梅忽闪着眼睛说:“来福,我们厂子漂亮的小姐妹多哩,要不要给你介绍一个?”
张来福说:“别别,我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!”
老强大笑,模仿苏联电影《列宁在1918》里的经典台词的口吻,说:“‘面包会有的,牛奶也会有的’,小对象迟早会有的,你们大家就等着吧!”
过了腊八就是年。
过了“腊八”后,处处能看到扬州人“忙年”的身影,除尘、屯年货、腌咸货……一年当中生意人的黄金时段到了,每一天都是“收财”,为了确保摊位不被人家占去,张来福每天凌晨就赶到黄金坝,摆好钢丝床,扎好竹竿子,同时也为陆氏兄弟占好位置。
弄妥后天还未明,就蜷在两个货包上裹着大衣打个盹儿。这世上人从事一桩事认真了,专注了,产生激情和成就感了,就不在乎苦累了,再苦再累也是甜。
最近几趟货张来福加强了袜子短裤领带头花等生活中实用物的进货,因为过年人们都要换个新,都要漂漂亮亮地打扮自己。
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货,这是一种科学,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,都要争取比别人考虑在前。
陆氏兄弟对张来福这位小兄弟越来越佩服,当然他们的生意也不赖,被单枕套各式包具卖得“呼呼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