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:第1章 圆梦大学
谨以此长篇小说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,献给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人们!
1998年的夏天,对于李留城来说,那是特别炎热的一个季节。
在高三(8)班补习班的大教室里,坐着108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,号称。
外面炙热的大地上,那些花儿、草儿正在接受毒辣太阳39度高温的“烤验”,一些花儿焉了,草儿枯了,低垂着身子,早没有了春天的活力。
教室内,两台吊扇在呼呼地转动,可是,凉风还没来得及散出,就被室内的汗味、脚臭味赶走。
李留城感到一阵阵地闷热,像热锅上的蒸笼一般,那真是煎熬,他期盼着这堂数学课早点结束。
对于高三补习了两年的他来说,这次高考意味着最后一搏,生死在此一战。
黑色七月,让所有的高考学子胆寒。
这几天,李留城连续做了几个恶梦,都是关于高考落榜的,因此,他的心情有点低落。
前两次高考,李留城分别差录取线20分和6分,李留城已经绝望了,他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,本不打算再复读的。
两次落榜后,父亲李子旗语重心长对他说:“留城啊,我们家世代没出一个大学生,你是读书的料,只是运气稍微差点,我把希望只能寄托在你身上,再说,事不过三,你再去复读一年,一定能考上的。”
李留城回答道:“爸,你看,我都这么用功了,还是考不上,我认命了,再说,老师也经常告诉我们,条条大道通罗马,上大学不是唯一通向成功的道路。”
李子旗耐心地说:“伢崽啊,你这样想就不对,你不上大学还能干什么,出去打工也没工厂要你,你一没有文凭,二没有工作经验,还有一点,你个子小,拿笔的秀才你能到工厂干得了粗活吗?”
李留城一时语噎,低下了头,像是做坏事被人逮住似的。
于是,李留城再次选择了复读,他发誓第三次一定要考上大学,哪怕考上最低录取线的地区师专也好。
二十年来,李留城在李家村干过沉重的农活,知道种田的艰辛。
所以,父亲李子旗总是在他耳边灌输这样的话:“留城啊,你好好读书,将来考上大学,就可以脱掉草鞋,穿上皮鞋,吃上国家皇粮,留在城里,跟老祖宗争口气。成了公家人,你就不要干农活,双抢季节你有机会去名山大川歇伏,那样的日子才是神仙过的日子呢。”
“爸,我知道了,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实现梦想,成为一个吃国家饭的人,将来把你和妈接到城里去享福。”李留城说道。
是的,李留城多想考上大学,留在城里吃上皇粮,再也不要种田,虽然他并不讨厌农村,而是很喜欢农村,更喜欢生他养他的李家村。
但是,农村呢,也有不好的一面,思想闭塞,观念落后,发展空间太小。
李留城突然想到父亲给他起的名字,这不是希望他留在城里,从农村人变成城里人吗。
但是,这一步,比登天还难,李留城心里清楚,他就读的金峰县一中高考录取率只有15%左右,文科生录取率更低,只有12%。
李留城读的是文科,也就是说,100个考生,只有12个考得上,其他88个人落榜。
既然下定决心,李留城比前两年更加用功读书了,一天到晚就是看书:课本、资料,然后大量做题,遇到难题,多想几遍,实在找不到答案,就去问老师,直到弄懂为止。
李子旗隔三差五就会炖鸡汤给李留城补充营养,毕竟高考很劳神劳心。
皇天不负有心人,李留城这次真考上了。
李留城考上了省建筑大学古建筑专业,这对他来说也是很好的结果。
大学四年,李留城专心研究古建筑专业,一回到李家村,他就会一个人跑遍家里的那些古建筑,坐上一天,去研究那些“进士第”、“大夫第”、“李氏祠堂”、“桂兰书院”等古建筑。
李留城确实想留在省城,古建筑研究这一专业还是很吃香的,毕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,人们越来越喜欢古代的一些东西,包括古建筑。
李留城知道,要想留在城里,还真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,如今博士、硕士满街一大堆。
何况他是一个普通的本科生,李留城唯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,将来期待会有哪家建筑设计院之类单位伸来“橄榄枝”。
大学四年,李留城谈过一次很尴尬的恋爱,他觉得自己底气不足,没有经济实力,更没有给女朋友安全保障的承诺。
大二的时候,一个叫黄曼曼的女孩正偷偷暗恋李留城。
黄曼曼也是农村出来的女孩子,她对吃穿打扮基本上没有什么讲究。
黄曼曼学习也像李留城一样刻苦,两人成绩基本上不相上下。
黄曼曼对李留城的好感慢慢增加,她期望机会就找一位像李留城这样的男朋友。
一次在校园英语角,黄曼曼偶遇李留城,李留城看到女生就会脸红,立即想离开。
黄曼曼问道:“李留城,你还是个男生吗?我就那么让你讨厌,见我还想开溜。”
“不是的,我刚借了基本专业书,还要去教室看书呢。”李留城紧张地说道,当然,他也明显感觉到黄曼曼对他有好感。
“难道你就差下午这几个小时学习,你成绩已经够好了,给个机会让我超越你一次,男生还没有见过你这样小气的。”黄曼曼说道。
“那行,我以后就让你考第一,我就第二,你本来学习就最刻苦,只是有时候可能思维能力还比我差一点吧。”李留城说道。
两人越谈越投机,一个月后,两人成了男女朋友。
毕业前夕,黄曼曼托关系进入省城一家建筑设计院。
可是,李留城却怎么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进去。
在爱情和面包面前,黄曼曼首先提出了分手,李留城觉得必须尊重黄曼曼的选择,毕竟,她幸福了自己就感到放心。
李留城毕业时,国家已经不包分配。
李留城也偷了大概200份个人简历,也到过省城及周边一些城市的建筑公司和装修公司面试过。
但是,这些建筑公司和装修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实力,发展空间有限,李留城坚决拒绝了。
工作,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
李留城以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,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,但是,现实给了他一记闷棍。
原来,某些时候,有关系、有背景才是硬道理。
班上那些成绩差的,家里有关系,照样进银行、供电、烟草等单位。
李留城在羡慕别人有背景时,只能看看自己在太阳底下的背影。
李留城的父亲李子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儿子没有工作,就意味着大学白读了,回到李家村会遭人笑话的。
暂时没有工作的李留城,只好回到李家村,他还是喜欢村里的那些古建筑,似乎无数次,老祖宗在冥冥之中告诉李留城:“李家村的古建筑是有生命的,今后要靠你去复苏它们,李家村必将迎来新的辉煌。”
【作者***】:继《一路走过—改革开放40周年》之后,路远另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,欢迎订阅。
1998年的夏天,对于李留城来说,那是特别炎热的一个季节。
在高三(8)班补习班的大教室里,坐着108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,号称。
外面炙热的大地上,那些花儿、草儿正在接受毒辣太阳39度高温的“烤验”,一些花儿焉了,草儿枯了,低垂着身子,早没有了春天的活力。
教室内,两台吊扇在呼呼地转动,可是,凉风还没来得及散出,就被室内的汗味、脚臭味赶走。
李留城感到一阵阵地闷热,像热锅上的蒸笼一般,那真是煎熬,他期盼着这堂数学课早点结束。
对于高三补习了两年的他来说,这次高考意味着最后一搏,生死在此一战。
黑色七月,让所有的高考学子胆寒。
这几天,李留城连续做了几个恶梦,都是关于高考落榜的,因此,他的心情有点低落。
前两次高考,李留城分别差录取线20分和6分,李留城已经绝望了,他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,本不打算再复读的。
两次落榜后,父亲李子旗语重心长对他说:“留城啊,我们家世代没出一个大学生,你是读书的料,只是运气稍微差点,我把希望只能寄托在你身上,再说,事不过三,你再去复读一年,一定能考上的。”
李留城回答道:“爸,你看,我都这么用功了,还是考不上,我认命了,再说,老师也经常告诉我们,条条大道通罗马,上大学不是唯一通向成功的道路。”
李子旗耐心地说:“伢崽啊,你这样想就不对,你不上大学还能干什么,出去打工也没工厂要你,你一没有文凭,二没有工作经验,还有一点,你个子小,拿笔的秀才你能到工厂干得了粗活吗?”
李留城一时语噎,低下了头,像是做坏事被人逮住似的。
于是,李留城再次选择了复读,他发誓第三次一定要考上大学,哪怕考上最低录取线的地区师专也好。
二十年来,李留城在李家村干过沉重的农活,知道种田的艰辛。
所以,父亲李子旗总是在他耳边灌输这样的话:“留城啊,你好好读书,将来考上大学,就可以脱掉草鞋,穿上皮鞋,吃上国家皇粮,留在城里,跟老祖宗争口气。成了公家人,你就不要干农活,双抢季节你有机会去名山大川歇伏,那样的日子才是神仙过的日子呢。”
“爸,我知道了,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实现梦想,成为一个吃国家饭的人,将来把你和妈接到城里去享福。”李留城说道。
是的,李留城多想考上大学,留在城里吃上皇粮,再也不要种田,虽然他并不讨厌农村,而是很喜欢农村,更喜欢生他养他的李家村。
但是,农村呢,也有不好的一面,思想闭塞,观念落后,发展空间太小。
李留城突然想到父亲给他起的名字,这不是希望他留在城里,从农村人变成城里人吗。
但是,这一步,比登天还难,李留城心里清楚,他就读的金峰县一中高考录取率只有15%左右,文科生录取率更低,只有12%。
李留城读的是文科,也就是说,100个考生,只有12个考得上,其他88个人落榜。
既然下定决心,李留城比前两年更加用功读书了,一天到晚就是看书:课本、资料,然后大量做题,遇到难题,多想几遍,实在找不到答案,就去问老师,直到弄懂为止。
李子旗隔三差五就会炖鸡汤给李留城补充营养,毕竟高考很劳神劳心。
皇天不负有心人,李留城这次真考上了。
李留城考上了省建筑大学古建筑专业,这对他来说也是很好的结果。
大学四年,李留城专心研究古建筑专业,一回到李家村,他就会一个人跑遍家里的那些古建筑,坐上一天,去研究那些“进士第”、“大夫第”、“李氏祠堂”、“桂兰书院”等古建筑。
李留城确实想留在省城,古建筑研究这一专业还是很吃香的,毕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,人们越来越喜欢古代的一些东西,包括古建筑。
李留城知道,要想留在城里,还真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,如今博士、硕士满街一大堆。
何况他是一个普通的本科生,李留城唯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,将来期待会有哪家建筑设计院之类单位伸来“橄榄枝”。
大学四年,李留城谈过一次很尴尬的恋爱,他觉得自己底气不足,没有经济实力,更没有给女朋友安全保障的承诺。
大二的时候,一个叫黄曼曼的女孩正偷偷暗恋李留城。
黄曼曼也是农村出来的女孩子,她对吃穿打扮基本上没有什么讲究。
黄曼曼学习也像李留城一样刻苦,两人成绩基本上不相上下。
黄曼曼对李留城的好感慢慢增加,她期望机会就找一位像李留城这样的男朋友。
一次在校园英语角,黄曼曼偶遇李留城,李留城看到女生就会脸红,立即想离开。
黄曼曼问道:“李留城,你还是个男生吗?我就那么让你讨厌,见我还想开溜。”
“不是的,我刚借了基本专业书,还要去教室看书呢。”李留城紧张地说道,当然,他也明显感觉到黄曼曼对他有好感。
“难道你就差下午这几个小时学习,你成绩已经够好了,给个机会让我超越你一次,男生还没有见过你这样小气的。”黄曼曼说道。
“那行,我以后就让你考第一,我就第二,你本来学习就最刻苦,只是有时候可能思维能力还比我差一点吧。”李留城说道。
两人越谈越投机,一个月后,两人成了男女朋友。
毕业前夕,黄曼曼托关系进入省城一家建筑设计院。
可是,李留城却怎么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进去。
在爱情和面包面前,黄曼曼首先提出了分手,李留城觉得必须尊重黄曼曼的选择,毕竟,她幸福了自己就感到放心。
李留城毕业时,国家已经不包分配。
李留城也偷了大概200份个人简历,也到过省城及周边一些城市的建筑公司和装修公司面试过。
但是,这些建筑公司和装修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实力,发展空间有限,李留城坚决拒绝了。
工作,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
李留城以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,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,但是,现实给了他一记闷棍。
原来,某些时候,有关系、有背景才是硬道理。
班上那些成绩差的,家里有关系,照样进银行、供电、烟草等单位。
李留城在羡慕别人有背景时,只能看看自己在太阳底下的背影。
李留城的父亲李子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儿子没有工作,就意味着大学白读了,回到李家村会遭人笑话的。
暂时没有工作的李留城,只好回到李家村,他还是喜欢村里的那些古建筑,似乎无数次,老祖宗在冥冥之中告诉李留城:“李家村的古建筑是有生命的,今后要靠你去复苏它们,李家村必将迎来新的辉煌。”
【作者***】:继《一路走过—改革开放40周年》之后,路远另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,欢迎订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