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:第4章 古村风云
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村庄。
村庄前有一条叫“青江”的大河流静静地流过,给村庄带来灵气与福气。
村庄后面是一座森林茂密、风景秀丽的大山,这座大山叫“天福山”,村庄人戏说他们有了“靠山”。
村庄有了这样好的山水相依,便有了活力和魅力,1000多年以来,村庄人文鼎盛,人才辈出。
村庄叫李家村,位于东方省海天市金峰县金地乡。
李家村这个古村肌理清晰,古建筑林立,历史文化深厚,由总门进村为一条直街,三条横街,构成一个独特的“王”字,可想村庄的过去如何辉煌,古代的村民是如何的霸气。
各街都有两座小楼,连接两边街墙,甚为雅观。街道一色由板石铺成,步行咚咚有声。
东南西北,岭设四门,四门一关,外人便进不了村,俨然一个村寨,古时特为防盗而设。
古村共有200多栋古建筑,进士第、大夫第、冬官第、书院、祠堂等,这里简直成了一座古建筑博物馆。
近年来,一拨拨文物和历史、民俗专家来到李家村,每次都会有惊人的发现。
但是,经过岁月的洗礼,一些古建筑开始破败,不禁让人担忧起来。
主人公李留城便出生在李家村,他自小就对村里的历史很感兴趣。
李留城小时候听父亲李子旗讲了很多古村的故事,他那时似懂非懂,也许是年龄小,也许是知识欠缺,正在年少求学的他并没有太多兴趣深入去挖掘古村的人文历史。
翻开《李氏族谱》,上面记载:李氏作为陇西望族,曾经辉煌一时。到了唐朝,李世民的一支后裔从中原南迁到东方省海天市金峰县。
始迁祖李文君,从县令的位置退下来便在谋划今后子孙后代安身立命的地方。
一日,当他骑马走到李家村时,看到这里有河流,有高山,风景迷人,是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的好地方。
于是,李文君在李家村开基建村,如今,村庄已发展为拥有400户,1700多人的大村庄。
为了纪念始迁祖李文君,村里为他建立了“李文君公祠”,每年的9月16日,世世代代的李家村村民都要到祠堂祭拜他,以缅怀这位开基祖,感谢他所做出的贡献。
李家村是一个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村,古村历史文化深厚,人文鼎盛,从唐朝到清朝,李家村走出了9位进士,31位举人,其中有1人成为宰相,5人成为工部、户部、礼部尚书,都督、州司马、巡抚、知府、知县等无数。
这份荣耀,足以让十里八乡膜拜。
那时,附近村庄的姑娘以嫁给李家村的而村民为荣,似乎她们也在把婚姻作为筹码赌一把,说不定自己将来生下的儿女就能成为人中龙凤呢。
村里秉承“耕读传家”的家风,并“崇文尚武”,因此,李家村1000年以来,读书成了村民最崇尚的事情,他们希望儿女通过读书去当官致仕,光宗耀祖。
当然,李家村也不轻商。相反,他们鼓励经商致富,只有经济发达了,才能有实力送儿女去接受私塾等良好教育。
李家村最先经商的是李福生,他就是李留城的高祖父,他也是与书结缘,年轻时虽然读书很用功,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他都翻烂了,李福生考了很多年,就是没有中举。
一气之下,李福生决定放弃读书,跑到本县隔壁王湾镇去从事刻书行当。
在古代,士农工商,商人是最受人瞧不起的。
但李福生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,不如自己为李家村乃至天下的学子多刻几本好书,让他们去替自己实现考取功名,光宗耀祖的远大理想。
王湾镇在明朝时期就是全省的刻书中心,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楚辞》、《十三经》、《易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唐诗》等经典著作都能在这里找到。
王湾镇共有200多家刻书的工坊,从业人数最多时上万人。
由于交通便利,特别是水运发达,这里的刻书通过船只源源不断运到了省城乃至京城,一时各种刻书畅销一空。
“李家才子高峰书”的名声不胫而走,刻书、卖书、读书,对于李福生来说,他找到了另外一条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。
李福生先是在刘姓老板工坊学徒,苦学刻印技术,后来自己独立开设工坊刻书。
经过十年的发展,李福生已经成了拥有160人的刻书工坊大老板,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书商了。
跟他打交道的书贩子越来越多,大家很欣赏李福生的人品,也看重他的工坊刻书的高质量。
有了钱,李福生没有忘记李家村,他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资最多。
李福生捐资为村里新建祠堂、书院,并为村里读书人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,还为他们捐助了大量书籍。
村里族长李中方感激地对李福生说道:“福生,你是个好伢崽啊,当年自己没有考上功名,独自出去创业,如今,你发财了,不忘村里的公益事业,难得。”
“族长,我的路也是自己闯出来的,我不是读书的那块料,如今,我有能力为家乡做点事,心里也是非常开心的。”李福生说道。
同时,李福生还在李家村开设了一家刻书工坊,一是把那些比较困难的乡亲招进去做事,获得一份薪水;二是节省人力资本,分散经营风险;三是可以为村里读书人免费提供书籍阅读。
李福生还不满足现状,他一个人又跑到北京琉璃厂开设“书肆”。
刚开始,李福生也是历经磨难,要想在北京发展,哪有那么容易。
北京琉璃厂,那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书商,竞争异常激烈。
李福生把自己在王湾镇经营刻书工坊的经营模式搬到了北京,而且,对一些管理方式进行创新。
李福生更加注重刻书的质量、价格和服务,如此一来,生意又开始跑火了。
挣了钱,腰包鼓了,李福生一方面在李家村建房子,最大的一栋房子有99重门,可见其财富之多。
李福生跟家里人说道:“叶落归根,将来我是要回到家乡终老的,另外,自己的儿孙也可以住在我建造的大房子里。”
李福生还把村里的更多村民带到北京琉璃厂去,他们之中,一些人在李福生的书肆干活,有些人自立门户开书肆。
一时,北京琉璃厂多了一些李家村人的口音。
有些人终老后,就可能葬在北京了,李福生在李家村的村口建造了一个硕大的望京门。
每次李家村的村民要去北京时,必然要经过望京门,这个门,象征着李家村和北京是可以相望的,是相通的。
多少李家村的村民经过望京门时,都要回头望一望可爱的家乡,这一走,不知何时能回故乡。
而有些村民,由于突发重病,这一走,就再也没有回来。
好在李福生为突发重病不治的乡亲们买了一块墓地,也算是有个安眠之地。
然而,李福生的生意如日中天时,很多同行非常嫉妒。
商场如战场,李福生的生意遭到了江北省一群书肆老板的联合算计和排挤。
他们先是买通李福生的工人,让其刻印出有瑕疵的书,在市场上难以卖出去。
然后,他们统一商量好降低线装书的价格,让李福生无利润可挣。
还有一招,他们把李福生书肆最好的技术工人挖走,让其竞争力迅速下降。
不到一年时间,李福生的书肆濒临破产。
李福生带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,回到了李家村。
李福生回来后,一气之下,竟然大病一场,过了半年,才恢复了健康。
李福生知道自己没多长时间了,于是,他写了自传,那简直就是一部创业辛酸史。
同时,李福生还写了家训和家规,如:耕读传家、尊敬长辈、和睦邻里、团结兄弟等,这是李福生留后后代的传家宝。
如果放在现在社会来说,李福生绝对是励志的榜样。
这部自传,写在白纸上,装订成线装书。
李留城是看过这部自传的,他几乎看不懂那些繁体字。
李留城听过父亲讲曾祖父的故事,很是钦佩这位老祖宗。
两年后,李福生病逝。
李福生作为一个成功的大商人,在李家村并没有很高的地位。
这不能怪谁,当时就是抑商的时代,翻开李氏族谱,里面记载的是仕宦名录,李福生排除在外。
在一个人才辈出,高官众多的李家村,李福生是出不了彩的。
李福生带着人生的遗憾走了,但是,他留下的那些古建筑,他资助的那些学子,这些善举,永远被李家村世代村民传颂。
另外,那些被李福生带出去的李家村村民,他们在北京、湖北、湖南等地继续开设书肆,并在当地生根发芽。
这也是李福生的一大贡献,促进了李家村向外发展。
李家村,这个拥有才子、官员、商人的村庄,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。
然而,民国以后,李家村开始走向没落,全村人好像集体哑火,二十多年,居然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。
兴衰交替,也是自然规律吧,江山代有人才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。
村庄前有一条叫“青江”的大河流静静地流过,给村庄带来灵气与福气。
村庄后面是一座森林茂密、风景秀丽的大山,这座大山叫“天福山”,村庄人戏说他们有了“靠山”。
村庄有了这样好的山水相依,便有了活力和魅力,1000多年以来,村庄人文鼎盛,人才辈出。
村庄叫李家村,位于东方省海天市金峰县金地乡。
李家村这个古村肌理清晰,古建筑林立,历史文化深厚,由总门进村为一条直街,三条横街,构成一个独特的“王”字,可想村庄的过去如何辉煌,古代的村民是如何的霸气。
各街都有两座小楼,连接两边街墙,甚为雅观。街道一色由板石铺成,步行咚咚有声。
东南西北,岭设四门,四门一关,外人便进不了村,俨然一个村寨,古时特为防盗而设。
古村共有200多栋古建筑,进士第、大夫第、冬官第、书院、祠堂等,这里简直成了一座古建筑博物馆。
近年来,一拨拨文物和历史、民俗专家来到李家村,每次都会有惊人的发现。
但是,经过岁月的洗礼,一些古建筑开始破败,不禁让人担忧起来。
主人公李留城便出生在李家村,他自小就对村里的历史很感兴趣。
李留城小时候听父亲李子旗讲了很多古村的故事,他那时似懂非懂,也许是年龄小,也许是知识欠缺,正在年少求学的他并没有太多兴趣深入去挖掘古村的人文历史。
翻开《李氏族谱》,上面记载:李氏作为陇西望族,曾经辉煌一时。到了唐朝,李世民的一支后裔从中原南迁到东方省海天市金峰县。
始迁祖李文君,从县令的位置退下来便在谋划今后子孙后代安身立命的地方。
一日,当他骑马走到李家村时,看到这里有河流,有高山,风景迷人,是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的好地方。
于是,李文君在李家村开基建村,如今,村庄已发展为拥有400户,1700多人的大村庄。
为了纪念始迁祖李文君,村里为他建立了“李文君公祠”,每年的9月16日,世世代代的李家村村民都要到祠堂祭拜他,以缅怀这位开基祖,感谢他所做出的贡献。
李家村是一个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村,古村历史文化深厚,人文鼎盛,从唐朝到清朝,李家村走出了9位进士,31位举人,其中有1人成为宰相,5人成为工部、户部、礼部尚书,都督、州司马、巡抚、知府、知县等无数。
这份荣耀,足以让十里八乡膜拜。
那时,附近村庄的姑娘以嫁给李家村的而村民为荣,似乎她们也在把婚姻作为筹码赌一把,说不定自己将来生下的儿女就能成为人中龙凤呢。
村里秉承“耕读传家”的家风,并“崇文尚武”,因此,李家村1000年以来,读书成了村民最崇尚的事情,他们希望儿女通过读书去当官致仕,光宗耀祖。
当然,李家村也不轻商。相反,他们鼓励经商致富,只有经济发达了,才能有实力送儿女去接受私塾等良好教育。
李家村最先经商的是李福生,他就是李留城的高祖父,他也是与书结缘,年轻时虽然读书很用功,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他都翻烂了,李福生考了很多年,就是没有中举。
一气之下,李福生决定放弃读书,跑到本县隔壁王湾镇去从事刻书行当。
在古代,士农工商,商人是最受人瞧不起的。
但李福生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,不如自己为李家村乃至天下的学子多刻几本好书,让他们去替自己实现考取功名,光宗耀祖的远大理想。
王湾镇在明朝时期就是全省的刻书中心,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楚辞》、《十三经》、《易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唐诗》等经典著作都能在这里找到。
王湾镇共有200多家刻书的工坊,从业人数最多时上万人。
由于交通便利,特别是水运发达,这里的刻书通过船只源源不断运到了省城乃至京城,一时各种刻书畅销一空。
“李家才子高峰书”的名声不胫而走,刻书、卖书、读书,对于李福生来说,他找到了另外一条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。
李福生先是在刘姓老板工坊学徒,苦学刻印技术,后来自己独立开设工坊刻书。
经过十年的发展,李福生已经成了拥有160人的刻书工坊大老板,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书商了。
跟他打交道的书贩子越来越多,大家很欣赏李福生的人品,也看重他的工坊刻书的高质量。
有了钱,李福生没有忘记李家村,他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资最多。
李福生捐资为村里新建祠堂、书院,并为村里读书人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,还为他们捐助了大量书籍。
村里族长李中方感激地对李福生说道:“福生,你是个好伢崽啊,当年自己没有考上功名,独自出去创业,如今,你发财了,不忘村里的公益事业,难得。”
“族长,我的路也是自己闯出来的,我不是读书的那块料,如今,我有能力为家乡做点事,心里也是非常开心的。”李福生说道。
同时,李福生还在李家村开设了一家刻书工坊,一是把那些比较困难的乡亲招进去做事,获得一份薪水;二是节省人力资本,分散经营风险;三是可以为村里读书人免费提供书籍阅读。
李福生还不满足现状,他一个人又跑到北京琉璃厂开设“书肆”。
刚开始,李福生也是历经磨难,要想在北京发展,哪有那么容易。
北京琉璃厂,那里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书商,竞争异常激烈。
李福生把自己在王湾镇经营刻书工坊的经营模式搬到了北京,而且,对一些管理方式进行创新。
李福生更加注重刻书的质量、价格和服务,如此一来,生意又开始跑火了。
挣了钱,腰包鼓了,李福生一方面在李家村建房子,最大的一栋房子有99重门,可见其财富之多。
李福生跟家里人说道:“叶落归根,将来我是要回到家乡终老的,另外,自己的儿孙也可以住在我建造的大房子里。”
李福生还把村里的更多村民带到北京琉璃厂去,他们之中,一些人在李福生的书肆干活,有些人自立门户开书肆。
一时,北京琉璃厂多了一些李家村人的口音。
有些人终老后,就可能葬在北京了,李福生在李家村的村口建造了一个硕大的望京门。
每次李家村的村民要去北京时,必然要经过望京门,这个门,象征着李家村和北京是可以相望的,是相通的。
多少李家村的村民经过望京门时,都要回头望一望可爱的家乡,这一走,不知何时能回故乡。
而有些村民,由于突发重病,这一走,就再也没有回来。
好在李福生为突发重病不治的乡亲们买了一块墓地,也算是有个安眠之地。
然而,李福生的生意如日中天时,很多同行非常嫉妒。
商场如战场,李福生的生意遭到了江北省一群书肆老板的联合算计和排挤。
他们先是买通李福生的工人,让其刻印出有瑕疵的书,在市场上难以卖出去。
然后,他们统一商量好降低线装书的价格,让李福生无利润可挣。
还有一招,他们把李福生书肆最好的技术工人挖走,让其竞争力迅速下降。
不到一年时间,李福生的书肆濒临破产。
李福生带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,回到了李家村。
李福生回来后,一气之下,竟然大病一场,过了半年,才恢复了健康。
李福生知道自己没多长时间了,于是,他写了自传,那简直就是一部创业辛酸史。
同时,李福生还写了家训和家规,如:耕读传家、尊敬长辈、和睦邻里、团结兄弟等,这是李福生留后后代的传家宝。
如果放在现在社会来说,李福生绝对是励志的榜样。
这部自传,写在白纸上,装订成线装书。
李留城是看过这部自传的,他几乎看不懂那些繁体字。
李留城听过父亲讲曾祖父的故事,很是钦佩这位老祖宗。
两年后,李福生病逝。
李福生作为一个成功的大商人,在李家村并没有很高的地位。
这不能怪谁,当时就是抑商的时代,翻开李氏族谱,里面记载的是仕宦名录,李福生排除在外。
在一个人才辈出,高官众多的李家村,李福生是出不了彩的。
李福生带着人生的遗憾走了,但是,他留下的那些古建筑,他资助的那些学子,这些善举,永远被李家村世代村民传颂。
另外,那些被李福生带出去的李家村村民,他们在北京、湖北、湖南等地继续开设书肆,并在当地生根发芽。
这也是李福生的一大贡献,促进了李家村向外发展。
李家村,这个拥有才子、官员、商人的村庄,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。
然而,民国以后,李家村开始走向没落,全村人好像集体哑火,二十多年,居然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。
兴衰交替,也是自然规律吧,江山代有人才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