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亡灵归来
天色将晚,车夫是真太着急了,一门心思要在日落前把这一趟活儿干完,这才能趁着天黑之前回程,老汉面色很黑,虽然赚了银钱,但送尸这活儿谁也不愿意干啊。
后面跟着的马车是带棚的,褪色的老蓝布,棉布帘子偶尔会被风吹起,车辕上坐着个年轻的小厮,也是紧着挥舞着马鞭,生怕被前面的车甩下。
“公子,看到唐福了。”小厮回头对着马车里的周永宁说。
周永宁吩咐道:“路边停下,让唐福上车。”
小厮把马车停在了唐福面前,唐福坐在车辕另一边:“公子,奴才把信儿送到了。”
周永宁撩起了棉布帘子问:“还有多久能到?”
“前面还的五十几里地,晚上到的话怕是不妥,那边村民不让进村子,迎灵在村外的小庙。”唐福说到这里欲言又止。
周永宁看了眼同来的李/志远。
李/志远问:“家里情况如何?”
唐福叹了口气:“不好说,哪家除了一老汉外,还有季举人才七八岁的儿子,女眷也看着不太妥当。”
周永宁和李/志远一商量,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再进石郎庄。
前头赶车的老汉脸就更黑了,可赚人家的银子,不听话也不成,他们就在距石郎庄二十里的荒地里停下来了。
周永宁让唐福再走一趟,让季家明日一早准备迎棺椁。
唐福走后,周永宁和李/志远就拿了香烛纸钱和贡品,摆上了酒菜在棺椁旁边坐下来。
赶车的车夫黑着脸躲开远远地,也不知道这三个人是什么过命的交情,虽然他钦佩这两个读书人胆子大,可也不耽误他心里头各种不耐烦。
石郎庄,季家灯火通明。
白日里季小凤回来的晚了,怕做不完,所以陈秀娥安排季平安跪请各家的妇道人家过来帮忙,连夜赶制寿衣。
做寿衣也有讲究,不管是春夏秋冬,寿衣都必须要是棉的,这样代表着后世子孙日子过得‘厚实’,又因为身份地位的关系,普通百姓没有讲究,但季秀才最低起码也要穿三领两腰,三领是里衣、中衣和外衣,这是三领,两腰就是里裤、衬裤是两腰,鞋子则是棉鞋,鞋底要绣着莲花和天梯,还有铺盖、帽子、垫背钱等等一些都要准备。
妇道人家手上的活计虽然良莠不齐,但速度可是一点儿不慢,陈秀娥一边落泪一边裁衣,别人也忍不住劝慰几句,奈何年纪轻轻守寡的小媳妇儿,越是劝越是止不住眼泪。
半夜的时候,陈秀娥要张罗晚饭,季老汉收拾完小庙回来,一看不见石氏,气不打一处来进屋把石氏提溜出来。
石氏不敢在这个时候得罪季老汉,只能去喊上了季小凤一起去张罗做饭。
乔氏把陈秀娥叫回来赶制手艺,天黑了,季初夏也得留下来给这些个婶子大娘穿针引线。
别人怎么想不说,季初夏心里头别提多感激乔氏了,这是个眼明心亮的人,只怕早就把这一家子看清楚了,难得啊。
石氏虽然暗戳戳的骂人,可也真不愿意让季初夏跟着,总觉得季初夏变得有些渗人了。
厨房里,季小凤气得骂骂咧咧的,不等石氏接话,石三郎就钻进了厨房:“姑母,赶紧的,今晚成不?”
石氏皱眉,伸出手:“东西呢?”
石三郎立刻把钱袋子递了过去,石氏掂了掂份量,嘴角带了笑:“猴急猴急的什么样子?还能跑了你的?把那助兴的东西给我吧。”
“今晚成不成?姑母给我个准话,我这真是急得慌啊。”石三郎掏出了一个纸包递给了石氏。
石氏直接把东西塞进了兜里,瞪了石三郎一眼:“今晚都忙着做寿衣,哪能得空?明儿你早些过来就是了。”
“那成,我先出去了。”石三郎不敢得罪石氏,转身就出去了。
石氏一回头就看到正一脸好奇的季小凤,冷了一张脸:“看什么看?姑娘家家的,别学这个!”
一锅三合面的馒头,一大盆菜汤端上来,这些帮工的妇女也不嫌弃,吃了一口继续帮忙,这一忙就忙到了天亮。
门外,唐福已经到了门口,正在跟季老汉交代何时迎灵车。
陈秀娥眼泪汪汪的把这些寿衣都整理好,正抹着眼泪,就听到外面有人喊了句:“举人归了,孝子村口迎灵!”
陈秀娥猛地站起来,原地转了一圈就要往外跑,乔氏一把拉住她:“可不行这样的,你等等,外面有爷们安排。”
“嫂子。”陈秀娥眼泪噼里啪啦的往下掉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很快有人进来安排妥当后,季家迎灵的队伍出发了。
季平安小小的身量抱着一摞寿衣,淌着眼泪走在最前头,陈秀娥和季初夏跟在后面,远远的看到了村口奶奶庙门前的那辆马车,陈秀娥直接眼前一黑踉跄了几步,身后陪着过来的年轻媳妇立刻架住了陈秀娥。
季家人丁稀薄,没有三亲六故,但季举人的那些个学生都跟来了,左邻右舍也都过来帮衬,倒是有些浩浩荡荡的意思了。
走到近前,陈秀娥再也忍不住了,疯了似的扑了过去,季初夏急忙拉住了季平安,早有妇人过去追陈秀娥。
“大郎啊!你好狠的心啊!”
陈秀娥这凄厉绝望的哭声,让许多人都忍不住抹泪,季平安跪在了马车前,恭恭敬敬的给棺椁磕了三个头,这才有上岁数的人过来招呼着年轻力壮的人把棺椁停在奶奶庙里。
季平安是季家唯一的男丁,有人照应着进去开棺穿寿衣,还要换到自家安排的棺椁里去。
陈秀娥已经昏了过去,季初夏看到马车旁站着两个书生打扮的人,过去要跪下磕头,李/志远上前一步扶住了季初夏:“侄女万万不可,季兄与我等是同乡,不该袖手旁观的。”
“对,张罗着身后事要紧。”周永宁低声问:“家中可有叔伯帮衬?”
季初夏摇头:“家中还有祖父和幼弟。”
周永宁和李/志远对望一眼:“我们帮衬着,等季兄入土为安再告辞吧。”
后面跟着的马车是带棚的,褪色的老蓝布,棉布帘子偶尔会被风吹起,车辕上坐着个年轻的小厮,也是紧着挥舞着马鞭,生怕被前面的车甩下。
“公子,看到唐福了。”小厮回头对着马车里的周永宁说。
周永宁吩咐道:“路边停下,让唐福上车。”
小厮把马车停在了唐福面前,唐福坐在车辕另一边:“公子,奴才把信儿送到了。”
周永宁撩起了棉布帘子问:“还有多久能到?”
“前面还的五十几里地,晚上到的话怕是不妥,那边村民不让进村子,迎灵在村外的小庙。”唐福说到这里欲言又止。
周永宁看了眼同来的李/志远。
李/志远问:“家里情况如何?”
唐福叹了口气:“不好说,哪家除了一老汉外,还有季举人才七八岁的儿子,女眷也看着不太妥当。”
周永宁和李/志远一商量,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再进石郎庄。
前头赶车的老汉脸就更黑了,可赚人家的银子,不听话也不成,他们就在距石郎庄二十里的荒地里停下来了。
周永宁让唐福再走一趟,让季家明日一早准备迎棺椁。
唐福走后,周永宁和李/志远就拿了香烛纸钱和贡品,摆上了酒菜在棺椁旁边坐下来。
赶车的车夫黑着脸躲开远远地,也不知道这三个人是什么过命的交情,虽然他钦佩这两个读书人胆子大,可也不耽误他心里头各种不耐烦。
石郎庄,季家灯火通明。
白日里季小凤回来的晚了,怕做不完,所以陈秀娥安排季平安跪请各家的妇道人家过来帮忙,连夜赶制寿衣。
做寿衣也有讲究,不管是春夏秋冬,寿衣都必须要是棉的,这样代表着后世子孙日子过得‘厚实’,又因为身份地位的关系,普通百姓没有讲究,但季秀才最低起码也要穿三领两腰,三领是里衣、中衣和外衣,这是三领,两腰就是里裤、衬裤是两腰,鞋子则是棉鞋,鞋底要绣着莲花和天梯,还有铺盖、帽子、垫背钱等等一些都要准备。
妇道人家手上的活计虽然良莠不齐,但速度可是一点儿不慢,陈秀娥一边落泪一边裁衣,别人也忍不住劝慰几句,奈何年纪轻轻守寡的小媳妇儿,越是劝越是止不住眼泪。
半夜的时候,陈秀娥要张罗晚饭,季老汉收拾完小庙回来,一看不见石氏,气不打一处来进屋把石氏提溜出来。
石氏不敢在这个时候得罪季老汉,只能去喊上了季小凤一起去张罗做饭。
乔氏把陈秀娥叫回来赶制手艺,天黑了,季初夏也得留下来给这些个婶子大娘穿针引线。
别人怎么想不说,季初夏心里头别提多感激乔氏了,这是个眼明心亮的人,只怕早就把这一家子看清楚了,难得啊。
石氏虽然暗戳戳的骂人,可也真不愿意让季初夏跟着,总觉得季初夏变得有些渗人了。
厨房里,季小凤气得骂骂咧咧的,不等石氏接话,石三郎就钻进了厨房:“姑母,赶紧的,今晚成不?”
石氏皱眉,伸出手:“东西呢?”
石三郎立刻把钱袋子递了过去,石氏掂了掂份量,嘴角带了笑:“猴急猴急的什么样子?还能跑了你的?把那助兴的东西给我吧。”
“今晚成不成?姑母给我个准话,我这真是急得慌啊。”石三郎掏出了一个纸包递给了石氏。
石氏直接把东西塞进了兜里,瞪了石三郎一眼:“今晚都忙着做寿衣,哪能得空?明儿你早些过来就是了。”
“那成,我先出去了。”石三郎不敢得罪石氏,转身就出去了。
石氏一回头就看到正一脸好奇的季小凤,冷了一张脸:“看什么看?姑娘家家的,别学这个!”
一锅三合面的馒头,一大盆菜汤端上来,这些帮工的妇女也不嫌弃,吃了一口继续帮忙,这一忙就忙到了天亮。
门外,唐福已经到了门口,正在跟季老汉交代何时迎灵车。
陈秀娥眼泪汪汪的把这些寿衣都整理好,正抹着眼泪,就听到外面有人喊了句:“举人归了,孝子村口迎灵!”
陈秀娥猛地站起来,原地转了一圈就要往外跑,乔氏一把拉住她:“可不行这样的,你等等,外面有爷们安排。”
“嫂子。”陈秀娥眼泪噼里啪啦的往下掉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很快有人进来安排妥当后,季家迎灵的队伍出发了。
季平安小小的身量抱着一摞寿衣,淌着眼泪走在最前头,陈秀娥和季初夏跟在后面,远远的看到了村口奶奶庙门前的那辆马车,陈秀娥直接眼前一黑踉跄了几步,身后陪着过来的年轻媳妇立刻架住了陈秀娥。
季家人丁稀薄,没有三亲六故,但季举人的那些个学生都跟来了,左邻右舍也都过来帮衬,倒是有些浩浩荡荡的意思了。
走到近前,陈秀娥再也忍不住了,疯了似的扑了过去,季初夏急忙拉住了季平安,早有妇人过去追陈秀娥。
“大郎啊!你好狠的心啊!”
陈秀娥这凄厉绝望的哭声,让许多人都忍不住抹泪,季平安跪在了马车前,恭恭敬敬的给棺椁磕了三个头,这才有上岁数的人过来招呼着年轻力壮的人把棺椁停在奶奶庙里。
季平安是季家唯一的男丁,有人照应着进去开棺穿寿衣,还要换到自家安排的棺椁里去。
陈秀娥已经昏了过去,季初夏看到马车旁站着两个书生打扮的人,过去要跪下磕头,李/志远上前一步扶住了季初夏:“侄女万万不可,季兄与我等是同乡,不该袖手旁观的。”
“对,张罗着身后事要紧。”周永宁低声问:“家中可有叔伯帮衬?”
季初夏摇头:“家中还有祖父和幼弟。”
周永宁和李/志远对望一眼:“我们帮衬着,等季兄入土为安再告辞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