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公(2)
桓公(经三·一)三年
春,正月,公会齐侯于嬴。
(经三·二)夏,齐侯、卫侯胥命于蒲。
(经三·三)六月,公会杞侯于郕。
(经三·四)秋,七月壬辰朔,日有食之,既。
(经三·五)公子翬如齐逆女。
(经三·六)九月,齐侯送姜氏于讙。
(经三·七)公会齐侯于讙。
(经三·八)夫人姜氏至自齐。
(经三·九)冬,齐侯使其弟年来聘。
(经三·十)有年。
桓公(传三·一)三年,春,曲沃武公伐翼,次于陉庭。韩万御戎;梁弘为右。逐翼侯于汾隰,骖絓而止,夜获之,及栾共叔。
(传三·二)会于嬴,成婚于齐也。
(传三·三)夏,齐侯、卫侯胥命于蒲,不盟也。
(传三·四)公会杞侯于郕,杞求成也。
(传三·五)秋,公子翬如齐逆女,修先君之好,故曰“公子”。
(传三·六)齐侯送姜氏于讙,非礼也。凡公女嫁于敌国:姊妹,则上卿送之,以礼於先君;公子,则下卿送之。於大国,虽公子,亦上卿送之。於天子,则诸卿皆行,公不自送。於小国,则上大夫送之。
(传三·七)冬,齐仲年来聘,致夫人也。
(传三·八)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,故逐之,出居于魏。
桓公(经四·一)四年
春,正月,公狩于郎。
(经四·二)夏,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。
(传四·一)四年,春,正月,公狩于郎。书时,礼也。
(传四·二)夏,周宰渠伯纠来聘。父在,故名。
(传四·三)秋,秦师侵芮,败焉,小之也。
(传四·四)冬,王师、秦师围魏,执芮伯以归。
桓公(经五·一)五年
春,正月甲戌、己丑,陈侯鲍卒。
(经五·二)夏,齐侯、郑伯如纪。
(经五·三)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。
(经五·四)葬陈桓公。
(经五·五)城祝丘。
(经五·六)秋,蔡人、卫人、陈人从王伐郑。
(经五·七)大雩。
(经五·八)螽。
(经五·九)冬,州公如曹。
(传五·一)五年
春,正月甲戌、己丑,陈侯鲍卒。再赴也。於是陈乱,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代之。公疾病而乱作,国人分散,故再赴。
(传五·二)夏,齐侯、郑伯朝于纪,欲以袭之。纪人知之。
(传五·三)王夺郑伯政,郑伯不朝。秋,王以诸侯伐郑,郑伯御之。王为中军;虢公林父将右军,蔡人、卫人属焉;周公黑肩将左军,陈人属焉。郑子元请为左拒,以当蔡人、卫人;为右拒,以当陈人,曰:“陈乱,民莫有鬭心。若先犯之,必奔。王卒顾之,必乱。蔡、卫不枝,固将先奔。既而萃於王卒,可以集事。”从之。曼伯为右拒,祭仲足为左拒,原繁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,为鱼丽之陈。先偏後伍,伍承弥缝。战于繻葛。命二拒曰:“旝动而鼓!”蔡、卫、陈皆奔,王卒乱,郑师合以攻之,王卒大败。祝聃射王中肩,王亦能军。祝聃请从之。公曰:“君子不欲多上人,况敢陵天子乎?苟自救也,社稷无陨,多矣。”夜,郑伯使祭足劳王,且问左右。
(传五·四)仍叔之子,弱也。
(传五·五)秋,大雩。书不时也。凡祀,启蛰而郊,龙见而雩,始杀而尝,闭蛰而烝。过则书。
(传五·六)冬,淳于公如曹。度其国危,遂不复。
桓公(经六·一)六年
春,正月,寔来。
(经六·二)夏,四月,公会纪侯于成。
(经六·三)秋,八月壬午,大阅。
(经六·四)蔡人杀陈佗。
(经六·五)九月丁卯,子同生。
(经六·六)冬,纪侯来朝。
桓公(传六·一)六年,春,自曹来朝。书曰“寔来”,不复其国也。
(传六·二)楚武王侵随,使薳章求成焉,军於瑕以待之。随人使少师董成。斗伯比言于楚子曰:“吾不得志於汉东也,我则使然。我张吾三军,而被吾甲兵,以武临之,彼则惧而协以谋我,故难间也。汉东之国,随为大。随张,必弃小国。小国离,楚之利也。少师侈,请羸师以张之。”熊率且比曰:“季梁在,何益?”斗伯比曰:“以为後图,少师得其君。”王毁军而纳少师。
春,正月,公会齐侯于嬴。
(经三·二)夏,齐侯、卫侯胥命于蒲。
(经三·三)六月,公会杞侯于郕。
(经三·四)秋,七月壬辰朔,日有食之,既。
(经三·五)公子翬如齐逆女。
(经三·六)九月,齐侯送姜氏于讙。
(经三·七)公会齐侯于讙。
(经三·八)夫人姜氏至自齐。
(经三·九)冬,齐侯使其弟年来聘。
(经三·十)有年。
桓公(传三·一)三年,春,曲沃武公伐翼,次于陉庭。韩万御戎;梁弘为右。逐翼侯于汾隰,骖絓而止,夜获之,及栾共叔。
(传三·二)会于嬴,成婚于齐也。
(传三·三)夏,齐侯、卫侯胥命于蒲,不盟也。
(传三·四)公会杞侯于郕,杞求成也。
(传三·五)秋,公子翬如齐逆女,修先君之好,故曰“公子”。
(传三·六)齐侯送姜氏于讙,非礼也。凡公女嫁于敌国:姊妹,则上卿送之,以礼於先君;公子,则下卿送之。於大国,虽公子,亦上卿送之。於天子,则诸卿皆行,公不自送。於小国,则上大夫送之。
(传三·七)冬,齐仲年来聘,致夫人也。
(传三·八)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,故逐之,出居于魏。
桓公(经四·一)四年
春,正月,公狩于郎。
(经四·二)夏,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。
(传四·一)四年,春,正月,公狩于郎。书时,礼也。
(传四·二)夏,周宰渠伯纠来聘。父在,故名。
(传四·三)秋,秦师侵芮,败焉,小之也。
(传四·四)冬,王师、秦师围魏,执芮伯以归。
桓公(经五·一)五年
春,正月甲戌、己丑,陈侯鲍卒。
(经五·二)夏,齐侯、郑伯如纪。
(经五·三)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。
(经五·四)葬陈桓公。
(经五·五)城祝丘。
(经五·六)秋,蔡人、卫人、陈人从王伐郑。
(经五·七)大雩。
(经五·八)螽。
(经五·九)冬,州公如曹。
(传五·一)五年
春,正月甲戌、己丑,陈侯鲍卒。再赴也。於是陈乱,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代之。公疾病而乱作,国人分散,故再赴。
(传五·二)夏,齐侯、郑伯朝于纪,欲以袭之。纪人知之。
(传五·三)王夺郑伯政,郑伯不朝。秋,王以诸侯伐郑,郑伯御之。王为中军;虢公林父将右军,蔡人、卫人属焉;周公黑肩将左军,陈人属焉。郑子元请为左拒,以当蔡人、卫人;为右拒,以当陈人,曰:“陈乱,民莫有鬭心。若先犯之,必奔。王卒顾之,必乱。蔡、卫不枝,固将先奔。既而萃於王卒,可以集事。”从之。曼伯为右拒,祭仲足为左拒,原繁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,为鱼丽之陈。先偏後伍,伍承弥缝。战于繻葛。命二拒曰:“旝动而鼓!”蔡、卫、陈皆奔,王卒乱,郑师合以攻之,王卒大败。祝聃射王中肩,王亦能军。祝聃请从之。公曰:“君子不欲多上人,况敢陵天子乎?苟自救也,社稷无陨,多矣。”夜,郑伯使祭足劳王,且问左右。
(传五·四)仍叔之子,弱也。
(传五·五)秋,大雩。书不时也。凡祀,启蛰而郊,龙见而雩,始杀而尝,闭蛰而烝。过则书。
(传五·六)冬,淳于公如曹。度其国危,遂不复。
桓公(经六·一)六年
春,正月,寔来。
(经六·二)夏,四月,公会纪侯于成。
(经六·三)秋,八月壬午,大阅。
(经六·四)蔡人杀陈佗。
(经六·五)九月丁卯,子同生。
(经六·六)冬,纪侯来朝。
桓公(传六·一)六年,春,自曹来朝。书曰“寔来”,不复其国也。
(传六·二)楚武王侵随,使薳章求成焉,军於瑕以待之。随人使少师董成。斗伯比言于楚子曰:“吾不得志於汉东也,我则使然。我张吾三军,而被吾甲兵,以武临之,彼则惧而协以谋我,故难间也。汉东之国,随为大。随张,必弃小国。小国离,楚之利也。少师侈,请羸师以张之。”熊率且比曰:“季梁在,何益?”斗伯比曰:“以为後图,少师得其君。”王毁军而纳少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