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:第14章榜上有名(1)
管凌天第二次补习了,被称为读“高五”,因为应届生叫读“高三”,补习一年叫读“高四”,当然,去年理科高三(7)班还有个“抗战八年”(既补习五年加上高中三年)的同学,多年的努力终于修成正果,考上了江北师范大学物理系,一时成了金水一中的“励志哥”,是啊,只要坚持,咬定青山不放松,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,明年我也一定能考上大学的,管凌天也是这样想的。管凌天现在跑到金水二中文科补习班来了,他觉得还是换个学习环境好些,因为金水一中补习班有很多去年没考上大学也再次补习的同学,大家都感觉是“败将”,见面也没太多的话说,因此管凌天决定还是不去金水一中复读了,那是个伤心之地。金水二中文科补习班还好,全班就32人,与金水一中拥挤的补习班相比,偌大的教室显得很宽松,管凌天心情也好多了。
这个学期,管凌天与初中好友梅伟平合租在一起,梅伟平是梅国民一个村子的,高中在金水二中读的,两人以前经常会互相到对方的学校玩,梅伟平1993年高考也落榜了,他自己感觉很惭愧,辜负了父亲的期望,于是跟他父亲商量想到海南海口打工,出去闯一闯试试看,父亲虽然不乐意,他还是希望儿子去复读,但最终尊重了梅伟平的选择。
8月初,“双抢”忙完后,他跟着表姐夫、表弟,还有周边的一些老乡共十几个人一起坐着绿皮火车先到广东湛江,车厢里人挤人,连上洗手间都困难。大概50多个小时后,才到湛江,下火车时梅伟平感觉人昏昏沉沉的,有气无力,接着坐汽车去广东海安县,不料路上却遇上“打罗汉(烂仔)”,每人被敲诈了几十元过路费。
下午总算到了海安港口,正好遇到台风天气,据说,雷州海峡气候经常变幻莫测,再加上梅伟平他们这批人都没有办理边防证,除了带队的有暂住证,剩下的人根本就坐不了国营轮船,只能趁晚上坐私人的小船,其实就是偷渡。挨到了晚上,也不知几点,梅伟平迷迷糊糊跟着上了小轮船,海上的风浪依旧很大,船很颠簸,天边还不时划过一道道闪电,但梅伟平没有丝毫畏惧,居然靠着船窗睡着了,做着他的淘金梦。
第二天凌晨五点左右,船到了海口秀英区的一个偷渡口,大家迅速下船。刚上岸,突然有人叫喊了起来,紧接着有人迅速跑开,原来是边防警察在抓人,沙滩上一下子乱了,大家向不同的方向拼命地跑,托老天爷的福,梅伟平这群人还比较幸运,都没有被逮到。据说,那次抓了不少人,若没有熟人去派出所交钱领人,就得被遣回。梅伟平直接去投奔哥哥,他哥哥梅景平是***年9月到海南的,几年来都在“打摩的”,在海口秀英区生活了4年,所以梅伟平租房、吃饭等都和哥哥在一起,不用操心,确实比较省事。
运气还不错,两天后,梅伟平在海口四海国际鞋业有限公司找到一份工作,他被分在B组前段“拉腰帮”,这是技术活,这道工序无法用机器代替,只能靠人使用类似“老虎钳”的工具来完成。每条流水线配备2个前帮手,6个中帮手,2个后帮手,还有一些其他辅助岗位,都是按照制鞋工艺要求来配备。上一道工序是“钳前帮”,用机器把鞋的前帮固定在带有“楦斗”的鞋底上。接下来,到梅伟平这道工序,就是要把鞋的中部,即脚内外弓部分拉平,粘在鞋底上,鞋面不能出现皱纹。
由于用手拿着“老虎钳”不停的重复那几个动作,一天工作下来,梅伟平右手的食指、中指及虎口就打血泡,很痛。但据老师傅说,每个中帮手都是这样过来的。鞋面和“楦斗”必须经过烤箱加热,橡胶水才能更有粘性。起初,梅伟平所在的每条流水线每天产能约500双真皮鞋,鞋头的夹层里面还放置一块纯钢“鞋头”,就吹嘘说是出口货,做这种昂贵的鞋子,要小心细致,尤其是“腰帮”要拉得漂亮。
在此期间,一个比梅伟平早十来天试用的海南崽,1米85个头,活干得不行,还喜欢抱怨,被提前辞退了,梅伟平这条流水线的班长、组长基本上都是海南人,通过这件事情,梅伟平明白了一个道理: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,要能吃苦。有时候,个别鞋子的“腰帮”确实很难拉,或者拉出来的效果不好,梅伟平宁愿放在自己的工位上,也不让它留到下一道工序。
三个月试用期很快过去了,梅伟平掌握了制鞋技巧,手长了老茧,拿钳子干活的手再也不疼,速度非常快,成为流水线上的主力,社会这所大学真能锻炼人啊。有一天,公司的台湾老板接下了一个大单,兴奋地到公司动员讲话,大致的意思是说每天的产能要从500双,逐步提升到5000双,计件的单价要下调,但工资总体会上涨的。
从那天开始,公司开始加大马力生产那种网状鞋面的旅游鞋,比铁头鞋要廉价多了。梅伟平每天都要加班到中午十二点,每周只休息一天,晚饭凭加班票在公司食堂打饭吃,饭很少,菜很难吃。晚上九点左右,公司发一包廉价的方便面,可以直接吃的那种干脆面,里面只有调味包,没有牛肉包什么的,实在是饿极了,拿开水泡着吃,每天都这样,后来闻到那种气味都想吐。
公司每天的产能从500、800、1000、1500、2000,迅速上升,最后真的就到了5000双,创下纪录。可是,所有的工人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,只能少喝水。有时憋急了,梅伟平只得找班长请假,让她来顶替一下,结果回来后,工位上堆了一摞鞋。每个单子出货前,都得赶工,梅伟平最长的纪录是72小时没有回家,除了吃饭就一直在干活,累了困了,就在工位上趴一会,尤其是到了最后阶段,还要帮后段打包装,搬运上车,这个是体力活,只有男同胞做得了。
虽然当时梅伟平出来时带了几十本书来海南,但是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看书。只有在休息的时候,梅伟平感觉非常空虚,只好跟几个好同学写写信,诉说自己的苦闷。管凌天多次来信鼓励梅伟平回家复读,还列举了唐正义、詹海岩、邓小用等同学通过复读考上大学的故事,看完信后,梅伟平感慨万千,他觉得还是读书是最舒服的,是有前途的,于是他在心里反复问自己:如果用打工付出的时间和吃苦精神、顽强的毅力去读书,还有什么书读不好呢?因为像这样打工根本看不到前途,所以没有任何犹豫,梅伟平当即作出辞职回家复读的决定。
晚上下班后,他就把想法和哥哥等家人商量,家人都很支持,梅伟平很快就踏上返程路回家复读。就这样,管凌天和梅伟平合租在一起,开始了新的一年的补习,大家在学习中互相鼓励,互相提醒,下定决心明年打个翻身仗,考上理想的大学。
这个学期,管凌天与初中好友梅伟平合租在一起,梅伟平是梅国民一个村子的,高中在金水二中读的,两人以前经常会互相到对方的学校玩,梅伟平1993年高考也落榜了,他自己感觉很惭愧,辜负了父亲的期望,于是跟他父亲商量想到海南海口打工,出去闯一闯试试看,父亲虽然不乐意,他还是希望儿子去复读,但最终尊重了梅伟平的选择。
8月初,“双抢”忙完后,他跟着表姐夫、表弟,还有周边的一些老乡共十几个人一起坐着绿皮火车先到广东湛江,车厢里人挤人,连上洗手间都困难。大概50多个小时后,才到湛江,下火车时梅伟平感觉人昏昏沉沉的,有气无力,接着坐汽车去广东海安县,不料路上却遇上“打罗汉(烂仔)”,每人被敲诈了几十元过路费。
下午总算到了海安港口,正好遇到台风天气,据说,雷州海峡气候经常变幻莫测,再加上梅伟平他们这批人都没有办理边防证,除了带队的有暂住证,剩下的人根本就坐不了国营轮船,只能趁晚上坐私人的小船,其实就是偷渡。挨到了晚上,也不知几点,梅伟平迷迷糊糊跟着上了小轮船,海上的风浪依旧很大,船很颠簸,天边还不时划过一道道闪电,但梅伟平没有丝毫畏惧,居然靠着船窗睡着了,做着他的淘金梦。
第二天凌晨五点左右,船到了海口秀英区的一个偷渡口,大家迅速下船。刚上岸,突然有人叫喊了起来,紧接着有人迅速跑开,原来是边防警察在抓人,沙滩上一下子乱了,大家向不同的方向拼命地跑,托老天爷的福,梅伟平这群人还比较幸运,都没有被逮到。据说,那次抓了不少人,若没有熟人去派出所交钱领人,就得被遣回。梅伟平直接去投奔哥哥,他哥哥梅景平是***年9月到海南的,几年来都在“打摩的”,在海口秀英区生活了4年,所以梅伟平租房、吃饭等都和哥哥在一起,不用操心,确实比较省事。
运气还不错,两天后,梅伟平在海口四海国际鞋业有限公司找到一份工作,他被分在B组前段“拉腰帮”,这是技术活,这道工序无法用机器代替,只能靠人使用类似“老虎钳”的工具来完成。每条流水线配备2个前帮手,6个中帮手,2个后帮手,还有一些其他辅助岗位,都是按照制鞋工艺要求来配备。上一道工序是“钳前帮”,用机器把鞋的前帮固定在带有“楦斗”的鞋底上。接下来,到梅伟平这道工序,就是要把鞋的中部,即脚内外弓部分拉平,粘在鞋底上,鞋面不能出现皱纹。
由于用手拿着“老虎钳”不停的重复那几个动作,一天工作下来,梅伟平右手的食指、中指及虎口就打血泡,很痛。但据老师傅说,每个中帮手都是这样过来的。鞋面和“楦斗”必须经过烤箱加热,橡胶水才能更有粘性。起初,梅伟平所在的每条流水线每天产能约500双真皮鞋,鞋头的夹层里面还放置一块纯钢“鞋头”,就吹嘘说是出口货,做这种昂贵的鞋子,要小心细致,尤其是“腰帮”要拉得漂亮。
在此期间,一个比梅伟平早十来天试用的海南崽,1米85个头,活干得不行,还喜欢抱怨,被提前辞退了,梅伟平这条流水线的班长、组长基本上都是海南人,通过这件事情,梅伟平明白了一个道理: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,要能吃苦。有时候,个别鞋子的“腰帮”确实很难拉,或者拉出来的效果不好,梅伟平宁愿放在自己的工位上,也不让它留到下一道工序。
三个月试用期很快过去了,梅伟平掌握了制鞋技巧,手长了老茧,拿钳子干活的手再也不疼,速度非常快,成为流水线上的主力,社会这所大学真能锻炼人啊。有一天,公司的台湾老板接下了一个大单,兴奋地到公司动员讲话,大致的意思是说每天的产能要从500双,逐步提升到5000双,计件的单价要下调,但工资总体会上涨的。
从那天开始,公司开始加大马力生产那种网状鞋面的旅游鞋,比铁头鞋要廉价多了。梅伟平每天都要加班到中午十二点,每周只休息一天,晚饭凭加班票在公司食堂打饭吃,饭很少,菜很难吃。晚上九点左右,公司发一包廉价的方便面,可以直接吃的那种干脆面,里面只有调味包,没有牛肉包什么的,实在是饿极了,拿开水泡着吃,每天都这样,后来闻到那种气味都想吐。
公司每天的产能从500、800、1000、1500、2000,迅速上升,最后真的就到了5000双,创下纪录。可是,所有的工人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,只能少喝水。有时憋急了,梅伟平只得找班长请假,让她来顶替一下,结果回来后,工位上堆了一摞鞋。每个单子出货前,都得赶工,梅伟平最长的纪录是72小时没有回家,除了吃饭就一直在干活,累了困了,就在工位上趴一会,尤其是到了最后阶段,还要帮后段打包装,搬运上车,这个是体力活,只有男同胞做得了。
虽然当时梅伟平出来时带了几十本书来海南,但是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看书。只有在休息的时候,梅伟平感觉非常空虚,只好跟几个好同学写写信,诉说自己的苦闷。管凌天多次来信鼓励梅伟平回家复读,还列举了唐正义、詹海岩、邓小用等同学通过复读考上大学的故事,看完信后,梅伟平感慨万千,他觉得还是读书是最舒服的,是有前途的,于是他在心里反复问自己:如果用打工付出的时间和吃苦精神、顽强的毅力去读书,还有什么书读不好呢?因为像这样打工根本看不到前途,所以没有任何犹豫,梅伟平当即作出辞职回家复读的决定。
晚上下班后,他就把想法和哥哥等家人商量,家人都很支持,梅伟平很快就踏上返程路回家复读。就这样,管凌天和梅伟平合租在一起,开始了新的一年的补习,大家在学习中互相鼓励,互相提醒,下定决心明年打个翻身仗,考上理想的大学。